來源:人民網2021-01-20 11:21:25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一個地方發展的靚麗名片,也是一個地區招商引資的金字招牌。1月19日,人民網安徽頻道走進安徽自貿試驗區蕪湖片區綜合服務中心,這里簡約科技風的裝修風格、窗明幾凈的工作環境,讓人處處感受到溫情撲面、時代科技感十足,立刻拉近了辦事群眾與政府部門工作者的距離。
今年1月11日,經過3個多月的建設,安徽自貿試驗區蕪湖片區綜合服務中心啟動試運行,這標志著自貿試驗區蕪湖片區綜合性、可視化的政務服務創新載體正式落地。
在一樓,7個非標準化服務窗口,一字排開,提供政策咨詢、幫辦服務,收集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問題訴求。此外,一樓還有7×24小時無人值守自助服務區,提供15個部門、268項政務服務事項的自助辦理。市民可以通過自助辦理工作臺,輕松實現智能導辦、視頻咨詢、人證核驗、材料智審等6大主題服務。
“過去眾多的證件、繁瑣的手續、復雜的流程,極大影響百姓來辦事的效率,所以只有簡政才能減證,才能讓百姓告別‘證’痛。”安徽自貿試驗區蕪湖片區綜合服務中心負責人李霆說。
為了簡政放權,安徽自貿試驗區蕪湖片區綜合服務中心率先在安徽省開展“一業一證一碼”改革試點工作。
“所謂‘一業一證一碼’,就是將一個行業準入涉及的多個審批事項整合為一張行業綜合許可證,并整合到營業執照二維碼上,企業只需填報一張表、提交一套材料、申領一張許可證即可開業。”李霆介紹。
如今,蕪湖市17個行業2000多家企業實現“一照通行”,平均辦照用時僅5個小時,全流程零費用。同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由100個工作日壓縮至75個,審批事項由71項精簡至51項,企業簡易注銷辦理時限最短壓縮至4小時。
從過去“代跑代辦”,到如今“直接辦理”;從過去“中心辦事”,到如今“全域辦事”……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背后,是蕪湖市深化部門間辦事“一次不跑”改革不斷提速。
據統計,截至目前,安徽自貿試驗區蕪湖片區注冊企業2008家,注冊資本318.3億元,其中新設企業423家,超額完成既定任務。(周坤)